发表时间:2022-04-28 来源:六安文明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2022年4月,新冠疫情再次突袭六安,本轮疫情传播速度更快、隐蔽性更强,城市治理能力面临更严竣考验。对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六安而言,静态管理中的六安市民,没有让文明创建缺位,广大市民用健康行为,阻断病毒传播途径,用文明力量,筑牢疫情防控的堤坝。
一是进一步养成了健康习惯。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一米线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这些健康防护行为在疫情防控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中,显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历“疫情”的考验,居民群众的健康卫生意识在不断增强。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拒食野生动物等倡议和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这些健康要求逐步被广大市民关注和接受。
二是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在城市静态管理期间,1600多名环卫工作人员仍然坚守在“疫”线,清扫在小区,日清运生活垃圾800多吨,各封控、管控小区生活垃圾处置全过程实行专人、专车、专线、专门处理窗口。环境卫生看似是日常事,但一天也不能中断。疫情中,生活垃圾清运、防疫医疗垃圾处置、环境消杀、个人消毒……,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项关系民生健康的大事。疫情过后,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环保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整治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和河塘沟渠,清除卫生死面死角,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共同守护天蓝、地净、气清、水绿的宜居环境,共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同创造高品质生活。
三是进一步提高了文明素养。疫情发生后,各级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村镇、身边好人第一时间在抗击疫情中切实发挥带头作用,志愿者们围绕社区需求主动参与社区执勤值守工作,积极参与社区排查、人员登记、体温检测、物资运送以及宣传教育、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奉献着爱心、传递着文明。广大市民群众也纷纷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就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人民的力量与文明的力量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待到“疫”散花开时,我们要将老区人民在抗疫中焕发出的担当精神转化为推进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强大干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疫情防控不放松,文明力量不缺位。在疫情中育文明,在文明中战疫情。疫情防控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考验着全体社会成员的文明意识和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