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施桥镇以“明理堂”为载体,通过机制创新、典型示范、服务下沉,实现移风易俗从“政府推动”到“群众自觉”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能。
开展“村规民约破陋习,文明新风润民心”村规民约教育
一、主要做法
一是创新平台聚合力,治理网络全覆盖。以“明理堂”为核心,整合老党员、乡贤、村医等基层骨干,构建“一堂聚五贤”治理体系。通过“田间课堂”“方言道德课”等形式,将村规民约、健康知识融入日常,从“垃圾入篓”细节引导到“厚养薄葬”理念倡导,推动文明理念入脑入心。
二是典型示范树标杆,以评促改激活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评选,设置孝亲睦邻、庭院美化等四大维度,通过群众自荐、公开评选、张榜表彰,让典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墩子湾村王某家庭三代孝行传乡,河口村江某庭院带动全村争创“最美”,形成“一典型辐射一片”效应。
开展“学习村规民约,争做文明村民”宣传活动
三是红白喜事破旧俗,简办新规减负担。“明理堂”联合红白理事会推行“三限一导”机制(限规模、限流程、限开销,专人全程指导),村民操办红白事前需报备,专人协助控开支。如,施桥街道汤某丧事践行“三不原则”(不收礼、不请乐队、不设宴),墩子湾村徐某婚礼改广场简办,节省超万元,带动全镇效仿。
四是志愿服务强自治,精准帮扶暖民心。组建“邻里互助队”“文明劝导队”等志愿队伍,开展孤寡老人帮扶、困难群体救助。如,唐畈村五保老人邓正甲骨折后,“明理堂”发起邻里接力,11户村民自发轮值照护骨折老人,激发村民共建共治的热情。
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
二、工作成效
一是文明理念扎根深,陋习革除见实效。村民主动践行新风,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减少80%以上,厚养薄葬普及率达95%,村规民约知晓率超90%,行为准则深入人心。
二是典型引领树新风,乡村面貌焕新颜。累计评选文明家庭120户、最美庭院260个,带动全镇形成“户户争优、村村创美”氛围,乡风评议满意度提升至98%。
三是治理效能大提升,基层和谐稳根基。“明理堂”年均调解矛盾200余起,化解率93%;志愿队伍覆盖26个村(居),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文化活动积极性提高70%,社会凝聚力显著增强。